您当前所在位置: 行业资讯

中国果品贮藏与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预测

发布时间:2016-03-10    点击次数:
         1980-2000年是中国果品产业发展最快的20年。据统计,200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为24916亿元,其中,蔬菜和水果生产在我国仅次于粮食作物,居种植业中的第二和第三位,总产值近4000亿人民币。如:苹果栽培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%,产值却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0%。果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,已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和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。随着中国加入+,-后果蔬产品将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,中国的果蔬产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,因其具备着很高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,必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得到进一步发展。
      1、中国果品产业发展状况
     1.1 果蔬种植业
      近50年来我国果树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:
     第一阶段:1949-1959年,水果产量从120万t上升到425万t,每年增加约30万t。
     第二阶段:1972-1982年,水果产量每年净增32万t,1982年达771.3万t。
     第三阶段:1982-1990年,水果产量每年净增140多万t,达1874.4万t。
     第四阶段:1990-2000年,果树种植面积和水果产量每年净增分别为33.3余 万h㎡和500多万t。果树种植面积达866.7万h㎡,水果产量近7000万t。
     据预测,到2010年水果总产量将突破1亿t,人均占有量近70千克,可达到目前 世 界 人 均 水 果 占 有 量 的 平 均 水 平(70千克).因此,对目前我国在人均水果占有量仅50千克,与世界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的条件下所出现的水果大量滞销现象,多数观点认为,这是水果生产在低水平和低质量状态下的“假滞销”。
     1.2、果品贮藏保鲜技术
     建国以来,我国果品贮藏业和贮藏 保鲜技术的发展,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:
     第一阶段,从建国初期至60年代末,主要是挖掘、整理民间果品贮藏技术,以 防治贮藏病害为主,应用和发展了传统的贮藏方法。
     第二阶段,从1968年我国第一座水果专用机械冷库在京建成投产,到1970 年第一座气调冷库的出现,标志着我国果品贮藏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。
     第三阶段,从1990年至今,随着水果生产量的迅速增加和产地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,各地结合本地情况,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各类库型的产地贮藏业。目前,全国果品总贮量近!1200万t左右,约占果品总产量的20%,其中冷藏量约800万t。产地贮量约为销地的11倍。近10年研究的一系列贮藏保鲜技术与产品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。主要果品初步形成了南北、东西大流通和“季产年销”的市场格局,以及产贮结合、产销结合的一体化企业型发展模式,使我国的果品贮藏保鲜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     然而,面对新的市场形势,特别是水果产量的迅速增加,如何增加果品贮量和提高各产区果品贮藏保鲜综合技术水平,必须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。若仅将贮量维持在占目前总果量30%的水平2000年净增贮量约800万t的话,可以预测,到2010年需再增贮量! 1000万t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其难度不容忽视。
     1.3 果品加工业
     我国果品加工业的发展过程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。 第一阶段,改革开放以前,加工业主要在轻工和商业等部门,产、加、销基本脱节,加工的产品主要是果脯、果酱、果酒和罐头等传统产品。
     第二阶段,从1984年开始,国家放开水果价格,实行多渠道经营后,果品加工 业一度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。但随着市场的变化,水果罐头、果酱、果脯和果酒等加工量大幅度降低,一大批中小加工企业相继停产,进入产品调整和企业转型时期.
     第三阶段,进入90年代后,伴随果汁饮料、果酒和罐头等水果加工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,一批现代化、集团化的果品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,果品加工业再度呈现高起点的发展趋势。从而也促进了果树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,其中,果汁加工业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。从1982年以来,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近百条浓缩果汁生产线,总生产能力约20-30万t。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现代果品加工业已不再是简单的果树种植业的延伸,它将是以市场为导向,以产品为龙头,要求原料不仅优质、价格低廉,而且是必须具有良好的加工适应性的水果!
     据世界银行统计,世界果汁总产量和总贸易量2000年分别达到1亿t和1200万t。其中浓缩苹果汁(710BX)贸易量约为150万t,浓缩橙汁约为300万t。不难看出,果汁出口的市场潜力巨大。
     根据《全国食品工业“九五”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》分析,2010年,我国果蔬汁饮料消费量预计达到264万t。因此,仅从果汁加工业发展趋势看,果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,将对果树种植业的发展起到稳定和保障作用。
     2、鲜销水果的消费市场与价格
     面对市场,商品价格的浮动表示了该商品供需关系的变化。自1984年以来,水果作为一种商品始终直接受市场调控,近几年水果价格总体上大幅度降低和滞销的现象,是否就说明水果产量多了?水果的价格总体上应在什么水平?
     2.1 目前水果消费市场已发生了质的变化,具体表现为:(1)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,(2)由数量型消费转变为质量型消费;(3)对水果作为商品的要求内容更加具体,如新(新颖、新鲜)、奇(奇异、少见)、优(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、无污染)、名(名牌或有名气)、精(精品和包装精美);(4)消费需求趋于多层次、多样性。对苹果、梨、柑桔和香蕉%大果品的鲜食需求比重日趋下降;(5)反季节性水果消费量大幅度增加,进口水果在种类和销量上明显上升,中国加入*+,后“洋水果”将进一步“冲击”我国水果市场。
     可以说,我国水果消费市场在总量显著上升的基础上,正趋向多需求、多层 次、多样性的质量型消费结构上发展。因此,目前我国水果的数量型(追求面积、产量和注重4大果品发展)生产模式,随着消费市场结构进一步的变化,其生产形式严重滞后市场需求的矛盾将日益突出。
     2.2 果品鲜销量与出口量
     果品属于后续性食品,人们只有在满足了第一需要即解决温饱以后,才会 投入消费,随着人们逐步重视食物结构和食品营养,才能使水果逐渐变成必须 性食品———营养食品。另据调查资料分析,目前我国居民在食品开支中用于购买水果的约占2%-3%。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,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到2010年可能达到) 5487元。由此可推算出2010年我国鲜销水果的总量,按年人均购买能力计算为7280万t,届时将会有近3000万t水果需通过其它加工途径加以利用。
     另外,1995年我国水果出口量为50万t,为水果总产量的1.2%,仅占全世界 水果贸易量(约3000万t)的1.67%。这与总产量已占世界水果总量11%-15%-的水果生产大国不相适应,说明我国水果生产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。若2010年水果出口量能占世界贸易量的10%,则每年可出口约700万t。这无疑会促进我国果品业向优质高效上发展。
     3、水果产后处理能力和贮运加工技术
     应当认识到,现代果品产业已不是简单的果树种植业。它是以各类水果产品的商品属性直接面向大市场,以适销对路的商品为龙头,实行跨区域、大流通的形式,集果树种植业、产后商品化处理业、贮运保鲜业和果品加工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区域的产业化经营模式。
     3.1 果品加工业的潜力
     果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,是果树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。我国葡萄种植业几起几落的历史,山楂果茶加工业的兴衰对山楂种植业的影响等,都已充分说明果品加工业在果品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。因此,认真研究和分析我国果品加工业的潜力,对合理规划和发展我国果品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     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计算,预计到2010年用于果汁加工的水果总量为2482 万t。以此推算,加上其它加工方向的用量,用于鲜销后所剩余的水果应能够被果品加工业充分利用。但若要满足该加工能力的用果量,到2010年则需要专门用于果汁加工的苹果1250万t、橙1072万t。而我国目前苹果和柑橘种植结构非常不合理,苹果以红富士为主,产量约占苹果总量的65%左右,并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;柑橘则以宽皮橘类为主,约占柑橘总量的60%-70%。加工专用型水果将可能出现严重“短缺”的现象。
     3.2 现代果品产业中的技术体系和营运机制
     10多年来,我国果树生产的迅速发展,对农业、粮食作物、乡镇企业和农村 经济的发展,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。果品产业在进入90年代,已完成了“满足和丰富”果品市场数量型消费的第一次飞跃。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的市场形势,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,要实现果品产业“两个根本性转变”和在新起点上的第二次飞跃,首先,必须尽快建立现代果品产业观念。将分散运行的果树种植业、产后处理与贮运加工业、相关科技服务业和营销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,实现产业化经营。从而在扩大资金来源,增加应用科技的能力,提高果品经济效益和产业自我发展能力的 基础上,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,最终实现果品产后的多次增值。
     其次,要加大果品产业中各环节的科技含量。如产前通过科学的市场预测,选择适宜的品种,确立种植方向和合理的区划;产中依靠科技,应用新技术提高果品的外观与内在品质,实现优质、早产和丰产;产后应用一系列商品化处理技术、贮藏保鲜综合技术和现代加工技术,提高果品的商品化程度和产业管理水平,实现产后减损增值。因此,尽快改变目前科技服务分散、无序,新产品生产技术与推广工作混乱,建立与果品产业密切相关的科技产业非常必要。
     第三,应通过“促强抚优”和政策资金倾斜等一系列政府行为,积极促成“跨行业专业组织”出现,建立以公司(或合作经济组织、或专业市场、或科技协会)加农户等能适应当地的多种产业化经营形式,把分散的个体果农(果园或贮库等)组成农工贸一体的联合组织,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。从而解决目前已不断加剧的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,保证现代果品产业健康顺利地发展。
     4、结论
     中国果品生产科学合理的区域化、专业化和良种化发展,将为中国果汁加 工企业尽快发展加工专用型品种,建立优质原料基地创造了必备的条件。中国果品产业将出现整体“西移”。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“产业漂移”的机遇,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。中国果品产业只有整体实现产前、产中和产后一体化发展及产业化经营,才能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。
下一篇:无上一篇:无

在线咨询